谈及百胜楼老店和新店的交接,曾担任百胜楼商联会主席的郭文发说:“是时候退出了,好让一些新业者进来,为百胜楼注入新活力。”
经过仔细考虑之后,他们决定在2月28日结束营业,并于星期三(2月15日)在脸书宣布办清仓大减价活动,折扣高达七折。
她说:“我很感谢郭文发夫妇慷慨无私地分享资源,友联会更加努力地传承他们的精神。”
不过,装修店面、拓展网络业务和安排送货服务等都须投入大量资源和心血,郭文发夫妇年事已高,生活重心渐转向家庭和其他方面。
许多老顾客得知书店要关的消息后,隔天纷纷赶往百胜楼。《联合早报》记者星期四(16日)下午走访书城,看到客人颇多,有人还一口气买了2000元的黑胶唱片作为珍藏。
李思邈 报道
林诗颖(39岁,销售员)从十几岁就开始到书城选购钢琴谱集,如今也为孩子购买。“这里有很多外面少见的琴谱和华文书籍,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文化认知。”
郭文发说,以前为了打拼生意,无暇顾及儿女,他和太太期待日后能多花时间陪伴孙子,安享天伦之乐。
现任百胜楼商联会主席王雅凉说,时代潮流更替难免,新入驻的业者以画廊、音乐器材、印刷和教育为主,百胜楼始终保留浓浓的文化气息。
1980年百胜楼落成时,郭文发是第一批入驻的业者,在一楼开设书城音乐书局。书城售卖的商品从最初的卡带和音乐考级练习作业本,扩大至歌谱、杂志和小件乐器,也陆续卖过运动器材、生活保健用品等,充分反映了郭文发灵活的商业敏锐度。
lism@sph.com.sg
对于书城的忠实老顾客,友联书局董事经理马晓敏(56岁)承诺,接手部分业务后,这些客人依然可以买到书城的杂志和文化用品等,也会延续传统,例如在年底售卖精美挂历和贺卡等。
他说:“我们走的是大众化路线,所以必须跟上时代的需求。”
在百胜楼经营书城音乐书局43年后,郭文发(75岁)和陈丽辉(71岁)夫妇几经考虑决定结束营业。书店虽拉下帷幕,但文化气息得以传承,同样在百胜楼的老字号友联书局将接手部分业务,而位于一楼人流量颇高的店面则有望打造成具书香味的咖啡店。
陈丽辉说,最放不下的就是相伴多年的顾客,知道他们能继续订阅杂志,也能买到所要的书籍和挂历等,她也就放心了。
她也强调,商联会十分注重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,即使是老店也会积极使用社交媒体,让人们认识和记得百胜楼。
郭文发夫妇已年过七十,生活重心从书局渐转向家庭和其他方面。经过仔细考虑后,他们决定在2月28日结束营业。友联书局董事经理马晓敏承诺,接手部分业务后,老顾客依然可以买到书城的杂志和文化用品等。
43年以来,时代变迁显著,百胜楼从六七十家书店到如今仅剩七八家。郭文发意识到书店如今须大幅转型才能迎合年轻顾客。
他透露,他的店面将由本地一家著名连锁咖啡店接手,新店可能保留一些书城情怀和书店元素,打造成具有百胜楼特色的餐饮场所,吸引更多人到这个标志性角落来。
评论列表 (0条)